88彩

88彩

你的位置:88彩 > 88彩介绍 >

萨达特的“和平豪赌”:埃及为何从阿拉伯老大沦为美国跟班?

点击次数:64 发布日期:2025-07-12

1978年,埃及总统安瓦尔·萨达特做了一件让整个阿拉伯世界炸锅的事——他跑到美国戴维营,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了和平协议,承认以色列的存在,换回了被占的西奈半岛。这一操作让埃及成功拿回了土地,还每年从美国那儿白拿十几亿美元的援助,看似赚翻了。

但代价呢?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直接从"老大哥"变成了"美国小弟",甚至一度被开除出阿盟,成了阿拉伯世界的"叛徒"。

更魔幻的是,伊朗作为伊斯兰世界的"异端"什叶派国家,后来也学埃及搞"和解",结果不仅没捞到好处,反而让逊尼派更瞧不起他们——"连穆斯林身份都成问题了"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场中东政治的"豪赌",看看萨达特到底赌对了没。

在萨达特搞"和平协议"之前,埃及在中东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。1952年,纳赛尔领导"自由军官组织"推翻法鲁克王朝,开启了埃及的共和时代。纳赛尔是个狠人,他搞土地改革、国有化苏伊士运河,还带头怼以色列,成了阿拉伯世界的"精神领袖"。

1967年"六日战争"虽然埃及惨败,丢了西奈半岛,但纳赛尔的威望不减反增——毕竟他敢跟以色列硬刚,阿拉伯老百姓就吃这套。当时的埃及,就像班级里的"扛把子",虽然打架输了,但兄弟们依然觉得他够硬气。

然而,1970年纳赛尔突然去世,萨达特接班。这位老哥一上台就发现,埃及的经济已经快崩了——军费开支巨大,老百姓穷得叮当响,再跟以色列耗下去,国家迟早完蛋。于是,他决定换个玩法:"既然打不过,那就和谈吧!"

1973年,萨达特先发动"赎罪日战争",虽然没打赢,但好歹让以色列吃了点苦头,算是给谈判加了点筹码。然后,1977年,他直接跑到以色列议会演讲,用阿拉伯语说了一句震撼全场的话:"我们愿意和你们和平共处。"

这一下,整个阿拉伯世界炸了——"老大,你怎么能跟敌人握手?"沙特、叙利亚、伊拉克纷纷骂街,甚至连巴解组织(巴勒斯坦解放组织)都气得跳脚。但萨达特不管,1978年,他在美国撮合下,和以色列签了《戴维营协议》,正式结束战争状态。

埃及得到了什么?西奈半岛全境归还(1982年完全收回);每年十几亿美元的美援(至今累计超过800亿);美国军事、经济支持(埃及成了美国在中东的"铁杆小弟")。

埃及失去了什么?阿拉伯领袖地位(直接被阿盟开除,1989年才回归);伊斯兰世界的尊重(萨达特后来被极端分子刺杀);地区话语权(沙特趁机上位,成了新老大)。

萨达特这一招,让埃及从"反以先锋"变成了"和事佬",阿拉伯国家纷纷表示:"你这叛徒!"但搞笑的是,骂归骂,后来不少阿拉伯国家私下也开始跟以色列勾勾搭搭——比如约旦1994年也签了和平协议,阿联酋、巴林2020年直接和以色列建交。

说白了,大家嘴上骂埃及"跪了",身体却很诚实——毕竟谁不想拿点美国的好处呢?只是萨达特当了"出头鸟",成了众矢之的。

伊朗的情况更搞笑。作为什叶派国家,它本来就在伊斯兰世界不太受待见(逊尼派占大多数)。2015年,伊朗也学埃及搞"和解",和美国签了伊核协议,想换点经济好处。结果呢?特朗普上台后直接撕协议,伊朗啥也没捞着,还被制裁得更惨。

更惨的是,逊尼派国家(尤其是沙特)趁机补刀:"看吧,什叶派就是靠不住!"甚至有人开始质疑:"他们还算不算真正的穆斯林?"(虽然这纯属宗教口水战,但伤害性极大。)

从现实利益看,埃及确实赚了——西奈半岛拿回来了,美国每年送钱,军队装备更新换代,老百姓至少不用天天打仗。但从政治影响力看,埃及彻底从"阿拉伯领袖"沦为了"地区二流国家",话语权被沙特、土耳其抢走。

萨达特本人呢?1981年,他在阅兵式上被极端分子刺杀,凶手高喊:"这是对背叛伊斯兰的惩罚!"——可见他的"和平豪赌"代价有多大。

中东的政治就像一场"鱿鱼游戏"——要么你像伊朗、叙利亚那样硬刚到底,被制裁得半死但保住"人设";要么像埃及、阿联酋那样跪得彻底,换点实际利益但丢掉面子。萨达特选了后者,你说他错了吗?未必。毕竟,老百姓要吃饭,国家要稳定,光靠"阿拉伯大义"可填不饱肚子。

只是,江湖地位这东西,丢了就很难再捡回来了。如今的埃及,虽然还是中东大国,但再也没法像纳赛尔时代那样振臂一呼、群雄响应了。

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