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主席早看透!美日对华威胁,这些布局正在上演
1960年初春,北京中南海的垂柳刚抽新芽,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再次踏进中国。 这位二战时击败“沙漠之狐”隆美尔的名将,抛给毛泽东一个尖锐问题:“谁将威胁未来的世界和平? ”毛泽东的回答只有两个词:“美国”和“日本”。
蒙哥马利在回忆录里写道,他被这位东方领袖对全球军力的精准掌握震撼得说不出话——美国在海外驻军150万,军事基地从日本铺到巴基斯坦;而战败的日本,军国主义的根子从未被真正铲除。
这番话不是随口一说。 毛泽东的洞察力,来自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。 他提醒蒙哥马利:两次世界大战都因势力失衡而起,而美国正以“维护和平”之名编织军事网络。 当蒙哥马利主张“外国军队撤出他国领土”时,毛泽东一针见血:“主要是美国的势力。 ”
日本的阴影:从潜伏到崛起
毛泽东发出警告时,日本还蜷缩在战后废墟里。 但历史的伏笔早已埋下。 1951年《旧金山和约》签署后,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浪潮,纵容日本保留右翼土壤,甚至让甲级战犯岸信介重回政坛。 这种“控制利用”的策略,埋下了双重隐患:日本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支点,又为军事松绑留了后门。
毛泽东看得透彻。 1974年,他对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系统提出“三个世界”理论:美苏是第一世界;日本、欧洲是第二世界;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。 日本虽被归为“富裕但受美国控制”的第二世界,却因未清算的军国主义基因,仍是潜在威胁源。
如今,预言成了现实。 2015年,日本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;2023年,军费飙升至GDP的2%,突破“专守防卫”底线。 军事报告直指日本已成东北亚“新的动乱源”——它在西南诸岛部署导弹阵地,配合美国战略东移,复制了毛泽东预判的“东西夹击”:东有日本,南有菲律宾新增的美军基地,像三把刀插向中国。
美国的绞索:从包围到困局
太平洋另一端,美国的战略齿轮同步转动。 2010年后,美军60%海军力量集结亚太,西太平洋岛链形成合围。更严峻的是,美国公开将中国列为“假想敌”:强化美日韩同盟、推动“萨德”入韩、煽动南海争端。 智库报告直言:“中美军事摩擦失控概率增大,太平洋将很难太平。 ”
但毛泽东早有一套破解之道。 1958年炮击金门时,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:“美军在海外建的军事基地,都是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绞索。 他们停留越久,绞索就勒得越紧。 ”当美军第七舰队介入台海,等于把战略主动权交给了中国。 抗美援朝战场更印证了他的判断:五次战役将“联合国军”推回三八线,逼得美国在板门店签下第一份没有胜利的停战书。
纸老虎的本质:霸权终将溃败
“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”——这句论断曾让世界哗然。 1973年,毛泽东会见基辛格时调侃:“我发明了一个英文词汇,papertiger。 ”基辛格大笑认账:“对,那是指我们。 ”但毛泽东的“纸老虎论”绝非轻敌:他深知美军装备是“真老虎”,但战争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。
金门炮战中,他以“绞索论”将美军拖入战略被动;面对核威胁,他一面发展“两弹一星”打破讹诈,一面指出:“原子弹不能把全人类毁灭,老鼠照样跑,鱼照样游。”这种对霸权重“势”不重“力”的洞察,成了破局关键。
统一战线的智慧:把朋友搞得多多的
面对围堵,毛泽东的另一个法宝是统一战线。 1974年划分“三个世界”时,他特意将日本归入“可争取的中间派”,强调要联合第三世界,分化美日同盟。 这一策略延续至今:当美日菲2024年峰会公然介入台海时,中国正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团结发展中国家,以经济纽带瓦解军事包围。
毛泽东的应对之策,始终围绕一个核心:自力更生。1964年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,让赫鲁晓夫惊叹:“中国人竟用算盘造出了原子弹! ”他坚持“自力更生为主,争取外援为辅”,即便最困难时,也未放弃“以斗争求团结”的底线。
回望历史,毛泽东的预言从不是占卜。他说美日威胁,着眼的是日本未净化的侵略基因与美国霸权扩张的本能。 今天,日本首相仍将中国定位为“最大战略挑战”,美国五角大楼报告扬言“在冲突中摧毁中国核力量”——这些现实,恰是历史逻辑的冰冷延续。
但比警示更珍贵的,是他留下的破局之道:用绞索消耗霸权,以团结瓦解围堵,靠自力筑牢根基。 当西太平洋阴云密布时,这些思想钢印依然铮铮作响。
热点资讯/a>
- 此前接受右肘手术! 官方: 郑钦文退出今年8月底举行的美网
- 我们的爱情被冻结在38.8万彩礼那里
- 简约时尚风太圈粉!经典搭配的现代演绎,高级感藏在细节里
- 故事:我为了你忍到高考才离婚,你就考这个成绩来报答我
- 波加查带伤再爆发,这一次环法黄衫重回肩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