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马科斯白宫“屈膝”换关税陷阱,菲陷殖民记忆与经济崩盘危机
2025年7月22日,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走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时,或许还期待着一场“盟友间的平等对话”。但几小时后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单方面宣布:美国对菲律宾商品征收19%关税,而菲律宾将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。简单两个数字,瞬间点燃菲律宾全民怒火。 前总统发言人蒂格劳在《马尼拉时报》痛斥这是“新殖民条约”,总统亲姐、参议员伊梅·马科斯警告弟弟“勿出卖国家未来”。 残酷的是数据,菲律宾每年对美142亿美元出口,因这2%的税率上调(原17%升至19%),直接损失2.8亿美元利润。而美国商品却长驱直入菲律宾市场,零关税冲击本土农业与制造业。一场被民众称为“19:0耻辱协议”的贸易博弈,揭开了美菲百年关系中最现实的伤疤:所谓盟友,不过是霸权棋局中的一枚棋子。
2025年7月22日上午,小马科斯带着两大筹码走进白宫:开放美军基地的军事合作和配合美国南海制华的战略价值。 此前两周,特朗普刚发出最后通牒——8月1日起,菲律宾输美关税从17%飙升至20%。 菲律宾工商界已陷入恐慌:电子和服装业占出口额70%,成本骤增10%意味着订单将集体逃往越南、印尼。
但谈判桌上,特朗普直接掐断了“安全换经济”的幻想。 他拒绝将贸易与军事合作挂钩,仅抛出“二选一”方案:要么接受20%关税,要么用“零关税开放菲律宾市场”换取1%的“友情折扣”。 小马科斯最终妥协,签署了19% vs 0的协议。 讽刺的是,就在同一天,特朗普宣布对印尼关税从32%降至19%,理由是印尼“承诺取消对美国矿产出口限制”。
更让菲律宾难堪的是协议公布方式。 特朗普抢先在Truth Social发文,自称“为美国工人赢得伟大胜利”,而小马科斯的声明迟了3小时,仅含糊表示“谈判未结束”。 这种单方面宣告的姿态,被菲媒形容为“主人对客人的羞辱”。
协议细节曝光后,菲律宾政坛罕见地集体倒戈:
家族撕裂:总统胞姐伊梅·马科斯在参议院质询时公开警告:“我们曾是殖民地,但今天不该再当经济附庸! ”她点破协议核心陷阱——“敏感第三国”条款禁止菲律宾与中国等国家签新贸易协议,彻底锁死外交自主。
反对派怒吼:参议员拉克森怒斥这是“现代版巴黎和约”,影射1898年美国用2000万美元从西班牙手中“买下”菲律宾的殖民史。 公民行动党更向WTO提起诉讼,指控协议违反“最惠国待遇”——其他成员国可依据此案要求同等零关税,引发连锁索赔。
经济界的绝望迅速蔓延:
电子业崩盘:马尼拉半导体工厂连夜计算损失——一块成本100美元的电路板,关税从17%涨至19%后,到岸价从117美元跳至119美元。 而越南同类产品仅需缴税10%,价格差足以让客户转单。 部分企业已计划迁厂美国得州,只为避税。
农民上街:吕宋岛稻农焚烧美国小麦包装袋抗议。 美国小麦因零关税涌入,批发价每吨骤降40美元,而菲律宾本地麦田收购价已被压至成本线以下。 更致命的是美国大豆:2024年菲进口美国大豆占全国消费量60%,零关税后预计再增30%,本土榨油厂面临倒闭潮。
街头标语“不做美国经济殖民地! ”在社交平台发酵成热梗。 7月25日,马尼拉万人游行中,小贩高举“酱油vs番茄酱”对比牌:菲律宾酱油在美国被课19%税,而美国亨氏番茄酱在菲超市享受零关税,价格比本地品牌低15%。
翻开历史,这次协议堪称美菲关系的“昨日重现”:
1909年《佩恩-奥尔德奇关税法》:美国商品免税进入菲律宾,菲糖、椰油等输美却限量征税。 结果至1934年,美国资本控制菲80%糖业,而菲人均收入仅为美国1/20。
1946年《贝尔贸易协定》:菲律宾刚独立,就被迫续签8年“免税优待美国货”,导致本土纺织业十年萎缩70%。
而今小马科斯签署的协议,连税率结构都惊人相似。 菲律宾亚太进步之路基金会研究员皮特洛三世指出:“特朗普将经济与安全议题割裂,让菲律宾用主权换1%折扣的幻想彻底破灭。 ”更讽刺的是,老马科斯执政时(1965-1986)靠亲美政策积累280亿美元外债,如今儿子为保政权,再次把国家押上赌桌。
小马科斯的最大误判,是将南海挑衅视为对美投名状。 2025年5月,美军“堤丰”导弹系统进驻吕宋岛,射程覆盖中国东南沿海。 菲方一度以为此举能换取特朗普关税优惠,但现实狠狠打脸:
特朗普在协议公布后受访时称:“菲律宾可以继续和中国打交道,我不介意。 ”轻描淡写撇清安全承诺与贸易的关联。
深层原因是中美关系缓和:2025年6月起,特朗普多次称赞中国“领导力”,美中经贸磋商取得突破,甚至筹备总统访华。 当美国需要对华合作时,菲律宾的“反华价值”瞬间贬值。
军事合作条款更暴露美方算计:协议中提及“深化防务”,但未承诺军费分担比例。 此前美国要求盟友将军费提至GDP 5%,而菲律宾宪法规定预算优先教育,根本无力承担。 菲驻美大使曾哀求:55.8亿美元F-16采购计划可能因关税战流产,但白宫未置可否。
协议签署一周后,经济冲击开始显形:
工厂夜班消失:甲米地省电子厂取消加班,工人收入骤降30%。 仓库堆满滞销电路板,叉车工苦笑:“现在最忙的是贴退货标签。 ”
通胀1%的代价:经济学家测算,美国低价农产品将拉低整体物价,但本土产业萎缩会导致失业率上升。 最终低收入家庭承担双重代价:工资缩水且基础服务涨价。
政治风暴同步升级:
国会启动调查:反对派议员萨尔塞达出示贸工部泄露文件,显示菲方早承诺“使让步永久化”。 他质问:“为何印尼能换到矿产出口配额,我们只拿到空头军事支票? ”
杜特尔特派系逼宫:副总统莎拉·杜特尔特虽未直接表态,但其盟友在众议院推动“协议重谈决议”,直指小马科斯“违宪让渡主权”。 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已跌至25%,而莎拉高达59%。
7月28日,《马尼拉时报》头版标题化作全民呐喊——
“我们完了! ”
标题下方,是1901年美菲战争中菲律宾游击队领袖被绞刑的照片,与今日小马科斯向特朗普握手的照片并列。
热点资讯/a>
- 此前接受右肘手术! 官方: 郑钦文退出今年8月底举行的美网
- 我们的爱情被冻结在38.8万彩礼那里
- 简约时尚风太圈粉!经典搭配的现代演绎,高级感藏在细节里
- 故事:我为了你忍到高考才离婚,你就考这个成绩来报答我
- 波加查带伤再爆发,这一次环法黄衫重回肩上